Tâi-á、Hoan-sòe、sé-á?臺語一些雜糧的稱呼比較

出自Tan Kian-ting的維基
於 2022年12月15日 (四) 00:43 由 Tankianting討論 | 貢獻 所做的修訂
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

華語的黍、稷、小米也很難分清,這裏就做一下區分筆記。

凡例與標記說明

  • 採教育部的辭典用字和臺羅拼音爲主。有疑義與方言差者另以註解說明。
  • 略語:
    • MC:中古漢語(鄭張擬音)
    • OC:上古漢語(鄭張擬音)
    • 文:文言音
    • 臺日:臺日大詞典臺譯線上版
    • 臺大:台灣植物資訊整合查詢系統
    • 臺植:臺灣植物名彙

區分

Panicum miliaceum

  • 華語:稷。
  • 臺語(臺大):
    • 番黍:huan-sué[1]
      • 臺日說等於高梁(高黍[たかきび]
    • 黍仔:sué-á(臺植)
    • 黃粟黍:n̂g-sik(臺植)
    • 鴨跤黍 ah-kha-sué(臺植)
      • 臺日同義詞
      • 鴨跤黍 ah-kha-sik[2]
        • 鴨蹄黍 ah-tuê-sué[3]
        • 龍爪黍 lîng-jiáu-sué

Setaria italica

  • 華語:
  • 臺語(臺大):
    • 秮仔 tai-á.
    • 狗尾秮 káu-bué-tai
      註:我家人使用狗尾秮仔 kau-bué-tâi-á 指稱根可做料理的「狗尾草」,然其學名不知道。
    • 黍仔 sik-á.

Holcus halepensis L. var. genuinus Honda

  • 華語:詹森草
  • 臺語(臺植):
    • Huan-sué 番黍
    • Sué-á 黍仔

==Sorghum bicolor==[ https://tai2.ntu.edu.tw/

  • 華語:
    • 蜀黍
    • 高粱
  • 臺語:
    • 蘆黍(仔)Lôo-sóe(-á).(臺大)
    • 高梁(臺日)
      • kau-liâng(白文混雜)
      • ko-liông(文讀)[4]

語音說明

  1. 黍的白讀發音有sé、sué、seré,前者偏漳,後二者偏泉。
  2. sik 教育部辭典方言差資料寫成「黍」,但是黍文言音(廈門腔:sú)和中古漢語([*ɕɨʌ])不是入聲字,是否本字為此,存疑。比較意近字:粟(文:siok,MC:[*sɨok̚],OC:[*soɡ])、稷(文:tsik,MC:[*t͡sɨk̚],OC:[*sklɯɡ])。
  3. 註:「蹄」做tuê 為泉音,漳音應為 tê。
  4. 註:liâng、liông 應爲文讀方言差。前者偏漳、後者偏泉。

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