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《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》筆記」修訂間的差異

出自Tan Kian-ting的維基
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
 
(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6 次修訂)
行 29: 行 29:


過度保護孩子於過敏原,導致更容易過敏(衛生假說),如果一直避免心理的風險因子,心理也無法及早應對,從而未來不容易承擔負面風險。
過度保護孩子於過敏原,導致更容易過敏(衛生假說),如果一直避免心理的風險因子,心理也無法及早應對,從而未來不容易承擔負面風險。
安全不一定和感受正相關。
概念蠕變:心理學傷害與病症概念的擴大化
要是出於保護的心不讓孩子接觸各種令人不快的經驗,我們無異讓他們更陷入無助,讓他們在離開我們的保護傘後無能應付這些事。


世界上除了脆弱的、堅韌的東西,還有飯脆弱的,就是藉由壓力會讓其成長,更強韌,比如說嬰兒和肌肉是這樣。過度保護孩子的神經質家長,提供的幫助經常對人傷害最大。
世界上除了脆弱的、堅韌的東西,還有飯脆弱的,就是藉由壓力會讓其成長,更強韌,比如說嬰兒和肌肉是這樣。過度保護孩子的神經質家長,提供的幫助經常對人傷害最大。
行 41: 行 47:




[p.44]


[p.44]
==後記==
 
雖然我後來的筆記因為太多了無法進行整理,所以以下只是心得:
 
* 善意理解原則
*「在這世上,恨絕不能止恨,唯有慈愛方能止恨,這是永恆的真理。」——法句集
*真正讓我們恐懼和喪志的,不是外在事物,是我們面對他們的方式。
*「萬物本身無好壞,是思考定其好壞」
*i世代的人過於執迷安全,而且把情緒安全也納入安全的定義之內。
*沒有給子女反脆弱的自由
*除非你認定一件事情是悲傷,沒一件事是悲傷的
*mininal group paradigm 最小團體研究典範:人如何區別他者的。
**對自己視為他人的人,同理心有差別。
*人心傾向部落主義
*負面認知,負回饋彼此影響,但並非不易打破。
*微侵犯(microaggression)和惡意推論原則。
*在我們這個強調身份認同的年代,冒犯人的門檻大幅降低。於是我們更難進行民主辯論。
*「教育的目的不應是令人舒服自得,而是令人思考。」
*憂鬱症的認知三角
**我不好
**我的世界淒涼
**我的未來無希望
*迴避觸發PTSD的症狀不是治療。
*歧視的交織性(intersectionality,交互影響)
*如果我們想要打造友善包容的社群,就應該盡一切可能關閉部落主義,開啟共同人性感。
*挑釁文化和SNS的問題,令人導致
**隨時警戒
**謹小慎微
**自我審查
*社媒如何放大殘酷、曬優秀:匿名性、去個人化,削減自制心,和暴民起舞
*(一個社運)遊行加團體還不夠,要能打贏選戰。
*「當我們把對手非人化和妖魔化,我們就放棄和平化解彼此歧義的可能性,只想合理化對他們使用暴力」
*可是,如果和平對話亦暴力,則暴力一詞對某些學生來說,或許已有新的意義,這又是一個概念蠕變的例子。
*修辭上的變化會讓人猶豫該不該在校園提出異見。
*預測未來的偏誤、災難化思考、標籤化
*一個社群因為執迷於宗教和意識形態純淨,從而相信自己必須揪出並懲罰內賊(獵巫=>內鬥or外敵威脅)
*SNS->同溫層->演算法=>人際分離上升
*鼓勵大家以認知偏誤的方式思考,從而導致心理健康(治療?)的需求服務大增
*「不叛逆、忍耐、不快樂」,還沒準備好成年
*共同敵人認同政治(就是大家以具有共同對抗的敵人來凝聚起來)和共同人性認同政治(藉由呼喚大家的共有的美德來說服大家支持)具有截然不同的結果。前者會讓人導致類似部落衝突這樣的情況,雖然要跳脫的確很難
*「學生準備好應付課業,卻沒準備好應付日常生活」,履歷軍備競賽
*靠自己解決衝突,才能提升斡旋的能力。
* 行政官僚的安全至上心態,以及大學公司化。對現在的學生來說,講者也是設備。
* 2013年,較不重視言論自由,言論自由區的縮減言論自由空間化。
* 受害者意識和受害者文化。
*平等access權利不等於平等結果(作者主張),相關性不代表因果。
*「探求真理第一,追求社會正義第二」,大學的目的是真理
* 臺灣也是瀰漫著安全至上主義的情況,但是這種現象在少子化加劇的情況更為加劇。
* 對於公平正義這一章的性別保障名額,作者觀點和論證,我是認為還需要再加強。
* 總個而言,這雖然是主題是美國左翼文化瀰漫的大學,但是,也是描寫美國左右紛爭為什麼那麼嚴重的一種側寫。
* 制度性消除確認,對大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性,不然就變成同溫層了。


[[category:心理學]]
[[category:心理學]]

於 2023年12月31日 (日) 23:58 的最新修訂

題名: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?
作者:Greg Lukianoff & Jonathan Haidt
英文書名: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: How Good Intentions and Bad Ideas Are Setting Up a Generation for Failure
中譯:ISBN 9789863447351

---

這從序言可以探討,這是作者認爲「現在的年輕一代的人,因爲受到過度保護,導致難以容得下異己,並且容易得到精神疾病」的論述。

雖然青少年的心理耐受下降,不一定是培養過程過度直升機似的照顧,或是過度立下「保護孩子」的種種規條,或是培育成溫室花朵所致,也可能和現今的生活步調與科技發展,導致資訊流通的速率變化等等有關,但就像2023年3月聽聞的「嬰兒吃花生可降低過敏比例」的外國新聞一樣,年輕時候吃比較多苦的人,或許更能耐住未來那些永遠免不了的痛苦和不安。

2023/3/21~8/13

序言講到,這裏的 coodle 不是指特意寵愛,而且青年也普遍爲網路文化、學業競爭、財務職業等問題困擾,但是過度的給人精神保護(比如對於某些不滿意的意識形態,以「精神不安全」的方式抵制教學演講提及),導致容忍能力下降,恐懼過度放大,青年憂鬱、焦慮、自殺率等心理問題上升。

應該培養的價值觀:

  1. 追求挑戰
  2. 擺脫認知偏誤
  3. 寬宏看待他人

為了保護學生情緒不要被 trigger 負面情緒,對學術自由會有不利影響。

作者提到改變錯誤認知的「認知行爲療法」(CBT)。

錯誤的教導

  1. 誇大自己的憤怒
  2. 二元對立(註:非黑即白)
  3. 放大最先產生的情緒

過度保護孩子於過敏原,導致更容易過敏(衛生假說),如果一直避免心理的風險因子,心理也無法及早應對,從而未來不容易承擔負面風險。

安全不一定和感受正相關。

概念蠕變:心理學傷害與病症概念的擴大化

要是出於保護的心不讓孩子接觸各種令人不快的經驗,我們無異讓他們更陷入無助,讓他們在離開我們的保護傘後無能應付這些事。

世界上除了脆弱的、堅韌的東西,還有飯脆弱的,就是藉由壓力會讓其成長,更強韌,比如說嬰兒和肌肉是這樣。過度保護孩子的神經質家長,提供的幫助經常對人傷害最大。

這種是需要鍛鍊、挑戰的。

「讓孩子做好上路準備,而非準備好路予孩子」[p.39]

美國的「安全文化」:覺得意見衝擊個人經驗,而認為需要對抗,阻擋他人發言,並且感到自己身處危險狀態,需要療傷。

就心理學而言,現代的這種現象反映該學科術語近來有「性質泛化」與「門檻強度下降」的問題,比如PTSD的創傷 (trauma),原本是「多數人經歷這種場景時會有精神大規模傷害」,但後來變成一種主觀判定。


[p.44]

後記

雖然我後來的筆記因為太多了無法進行整理,所以以下只是心得:

  • 善意理解原則
  • 「在這世上,恨絕不能止恨,唯有慈愛方能止恨,這是永恆的真理。」——法句集
  • 真正讓我們恐懼和喪志的,不是外在事物,是我們面對他們的方式。
  • 「萬物本身無好壞,是思考定其好壞」
  • i世代的人過於執迷安全,而且把情緒安全也納入安全的定義之內。
  • 沒有給子女反脆弱的自由
  • 除非你認定一件事情是悲傷,沒一件事是悲傷的
  • mininal group paradigm 最小團體研究典範:人如何區別他者的。
    • 對自己視為他人的人,同理心有差別。
  • 人心傾向部落主義
  • 負面認知,負回饋彼此影響,但並非不易打破。
  • 微侵犯(microaggression)和惡意推論原則。
  • 在我們這個強調身份認同的年代,冒犯人的門檻大幅降低。於是我們更難進行民主辯論。
  • 「教育的目的不應是令人舒服自得,而是令人思考。」
  • 憂鬱症的認知三角
    • 我不好
    • 我的世界淒涼
    • 我的未來無希望
  • 迴避觸發PTSD的症狀不是治療。
  • 歧視的交織性(intersectionality,交互影響)
  • 如果我們想要打造友善包容的社群,就應該盡一切可能關閉部落主義,開啟共同人性感。
  • 挑釁文化和SNS的問題,令人導致
    • 隨時警戒
    • 謹小慎微
    • 自我審查
  • 社媒如何放大殘酷、曬優秀:匿名性、去個人化,削減自制心,和暴民起舞
  • (一個社運)遊行加團體還不夠,要能打贏選戰。
  • 「當我們把對手非人化和妖魔化,我們就放棄和平化解彼此歧義的可能性,只想合理化對他們使用暴力」
  • 可是,如果和平對話亦暴力,則暴力一詞對某些學生來說,或許已有新的意義,這又是一個概念蠕變的例子。
  • 修辭上的變化會讓人猶豫該不該在校園提出異見。
  • 預測未來的偏誤、災難化思考、標籤化
  • 一個社群因為執迷於宗教和意識形態純淨,從而相信自己必須揪出並懲罰內賊(獵巫=>內鬥or外敵威脅)
  • SNS->同溫層->演算法=>人際分離上升
  • 鼓勵大家以認知偏誤的方式思考,從而導致心理健康(治療?)的需求服務大增
  • 「不叛逆、忍耐、不快樂」,還沒準備好成年
  • 共同敵人認同政治(就是大家以具有共同對抗的敵人來凝聚起來)和共同人性認同政治(藉由呼喚大家的共有的美德來說服大家支持)具有截然不同的結果。前者會讓人導致類似部落衝突這樣的情況,雖然要跳脫的確很難
  • 「學生準備好應付課業,卻沒準備好應付日常生活」,履歷軍備競賽
  • 靠自己解決衝突,才能提升斡旋的能力。
  • 行政官僚的安全至上心態,以及大學公司化。對現在的學生來說,講者也是設備。
  • 2013年,較不重視言論自由,言論自由區的縮減言論自由空間化。
  • 受害者意識和受害者文化。
  • 平等access權利不等於平等結果(作者主張),相關性不代表因果。
  • 「探求真理第一,追求社會正義第二」,大學的目的是真理
  • 臺灣也是瀰漫著安全至上主義的情況,但是這種現象在少子化加劇的情況更為加劇。
  • 對於公平正義這一章的性別保障名額,作者觀點和論證,我是認為還需要再加強。
  • 總個而言,這雖然是主題是美國左翼文化瀰漫的大學,但是,也是描寫美國左右紛爭為什麼那麼嚴重的一種側寫。
  • 制度性消除確認,對大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性,不然就變成同溫層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