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《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》筆記」修訂間的差異
Tankianting(討論 | 貢獻) |
Tankianting(討論 | 貢獻) (→後記) |
||
行 53: | 行 53: | ||
雖然我後來的筆記因為太多了無法進行整理,所以以下只是心得: | 雖然我後來的筆記因為太多了無法進行整理,所以以下只是心得: | ||
* 共同敵人認同政治(就是大家以具有共同對抗的敵人來凝聚起來)和共同人性認同政治(藉由呼喚大家的共有的美德來說服大家支持)具有截然不同的結果。前者會讓人導致類似部落衝突這樣的情況,雖然要跳脫的確很難 | * 善意理解原則 | ||
*真正讓我們恐懼和喪志的,不是外在事物,是我們面對他們的方式。 | |||
*「萬物本身無好壞,是思考定其好壞」 | |||
*i世代的人過於執迷安全,而且把情緒安全也納入安全的定義之內。 | |||
*沒有給子女反脆弱的自由 | |||
*除非你認定一件事情是悲傷,沒一件事是悲傷的 | |||
*mininal group paradigm 最小團體研究典範:人如何區別他者的。 | |||
**對自己視為他人的人,同理心有差別。 | |||
*人心傾向部落主義 | |||
*負面認知,負回饋彼此影響,但並非不易打破。 | |||
*微侵犯(microaggression)和惡意推論原則。 | |||
*憂鬱症的認知三角 | |||
**我不好 | |||
**我的世界淒涼 | |||
**我的未來無希望 | |||
*迴避觸發PTSD的症狀不是治療。 | |||
*共同敵人認同政治(就是大家以具有共同對抗的敵人來凝聚起來)和共同人性認同政治(藉由呼喚大家的共有的美德來說服大家支持)具有截然不同的結果。前者會讓人導致類似部落衝突這樣的情況,雖然要跳脫的確很難 | |||
* 臺灣也是瀰漫著安全至上主義的情況,但是這種現象在少子化加劇的情況更為加劇。 | * 臺灣也是瀰漫著安全至上主義的情況,但是這種現象在少子化加劇的情況更為加劇。 | ||
* 對於公平正義這一章的性別保障名額,作者觀點和論證,我是認為還需要再加強。 | * 對於公平正義這一章的性別保障名額,作者觀點和論證,我是認為還需要再加強。 |
於 2023年12月31日 (日) 22:18 的修訂
- 題名: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?
- 作者:Greg Lukianoff & Jonathan Haidt
- 英文書名: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: How Good Intentions and Bad Ideas Are Setting Up a Generation for Failure
- 中譯:ISBN 9789863447351
---
這從序言可以探討,這是作者認爲「現在的年輕一代的人,因爲受到過度保護,導致難以容得下異己,並且容易得到精神疾病」的論述。
雖然青少年的心理耐受下降,不一定是培養過程過度直升機似的照顧,或是過度立下「保護孩子」的種種規條,或是培育成溫室花朵所致,也可能和現今的生活步調與科技發展,導致資訊流通的速率變化等等有關,但就像2023年3月聽聞的「嬰兒吃花生可降低過敏比例」的外國新聞一樣,年輕時候吃比較多苦的人,或許更能耐住未來那些永遠免不了的痛苦和不安。
2023/3/21~8/13
序言講到,這裏的 coodle 不是指特意寵愛,而且青年也普遍爲網路文化、學業競爭、財務職業等問題困擾,但是過度的給人精神保護(比如對於某些不滿意的意識形態,以「精神不安全」的方式抵制教學演講提及),導致容忍能力下降,恐懼過度放大,青年憂鬱、焦慮、自殺率等心理問題上升。
應該培養的價值觀:
- 追求挑戰
- 擺脫認知偏誤
- 寬宏看待他人
為了保護學生情緒不要被 trigger 負面情緒,對學術自由會有不利影響。
作者提到改變錯誤認知的「認知行爲療法」(CBT)。
錯誤的教導
- 誇大自己的憤怒
- 二元對立(註:非黑即白)
- 放大最先產生的情緒
過度保護孩子於過敏原,導致更容易過敏(衛生假說),如果一直避免心理的風險因子,心理也無法及早應對,從而未來不容易承擔負面風險。
安全不一定和感受正相關。
概念蠕變:心理學傷害與病症概念的擴大化
要是出於保護的心不讓孩子接觸各種令人不快的經驗,我們無異讓他們更陷入無助,讓他們在離開我們的保護傘後無能應付這些事。
世界上除了脆弱的、堅韌的東西,還有飯脆弱的,就是藉由壓力會讓其成長,更強韌,比如說嬰兒和肌肉是這樣。過度保護孩子的神經質家長,提供的幫助經常對人傷害最大。
這種是需要鍛鍊、挑戰的。
「讓孩子做好上路準備,而非準備好路予孩子」[p.39]
美國的「安全文化」:覺得意見衝擊個人經驗,而認為需要對抗,阻擋他人發言,並且感到自己身處危險狀態,需要療傷。
就心理學而言,現代的這種現象反映該學科術語近來有「性質泛化」與「門檻強度下降」的問題,比如PTSD的創傷 (trauma),原本是「多數人經歷這種場景時會有精神大規模傷害」,但後來變成一種主觀判定。
[p.44]
後記
雖然我後來的筆記因為太多了無法進行整理,所以以下只是心得:
- 善意理解原則
- 真正讓我們恐懼和喪志的,不是外在事物,是我們面對他們的方式。
- 「萬物本身無好壞,是思考定其好壞」
- i世代的人過於執迷安全,而且把情緒安全也納入安全的定義之內。
- 沒有給子女反脆弱的自由
- 除非你認定一件事情是悲傷,沒一件事是悲傷的
- mininal group paradigm 最小團體研究典範:人如何區別他者的。
- 對自己視為他人的人,同理心有差別。
- 人心傾向部落主義
- 負面認知,負回饋彼此影響,但並非不易打破。
- 微侵犯(microaggression)和惡意推論原則。
- 憂鬱症的認知三角
- 我不好
- 我的世界淒涼
- 我的未來無希望
- 迴避觸發PTSD的症狀不是治療。
- 共同敵人認同政治(就是大家以具有共同對抗的敵人來凝聚起來)和共同人性認同政治(藉由呼喚大家的共有的美德來說服大家支持)具有截然不同的結果。前者會讓人導致類似部落衝突這樣的情況,雖然要跳脫的確很難
- 臺灣也是瀰漫著安全至上主義的情況,但是這種現象在少子化加劇的情況更為加劇。
- 對於公平正義這一章的性別保障名額,作者觀點和論證,我是認為還需要再加強。
- 總個而言,這雖然是主題是美國左翼文化瀰漫的大學,但是,也是描寫美國左右紛爭為什麼那麼嚴重的一種側寫。
- 制度性消除確認,對大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性,不然就變成同溫層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