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代語言學概論Ch7/語言和社會之間的互動
序言
社會語言學探討語言部分和社會的關係。
- 語言
- 方言
- 區域性方言 regional dialect
- 社會性方言 social dialect
語言分界線 isogloss (iso 等 + gloss 語,希臘字根):多語區。
- 上層語言 suprastratum(stratum:階層、岩層、海、汽(層))
- 下層語言 substratum
薩沃假說
7.1語言:社會鏡子
- 有怎樣的語言就有如何的社會:語言反映社會狀況。
- 有怎樣的社會就有如何的語言:社會狀況影響語言的特徵。
7.2語言、方言、口音
相互溝通:語言和方言的區別。
問題:政治原因:漢語「方言」vs 一些北歐日耳曼語
任何語言都至少有一種以上方言,其中一個方言是優勢方言,以及標準語。
「語言是中性的,無標準之說」
腔調,影響:
- 母音子音特性、重音密度、有無連音、語調高低、音質
俚語 (slang):
- 聯想
- 他語
- 文字表達方式的不同:諧音字
- 走音
- 譬喻、引申義
行話、術語 (jargon)。
- 工業、管理、政府、財經、美妝、學校……不及備載
7.3區域性方言
單向溝通 intelligibility:聽捌、講毋捌。
美式英文、英式英文
詞彙、重音、拼寫。
音韻不同。-r的發音。
have to 和 have got to。
通用美語 vs 黑人方言
- -l/-r 刪除。
- be 動詞省略。
- -ng -> n'。
臺灣華語和中國用語
- 捲舌音的傾向
- -ing/-in 不分
- 註:更老年層的臺語使用者,會有更多的語音差別。
- 有:表達是否已經做這件事的助動詞,臺語、客語都有。類似愛爾蘭語句型 "Bí S d'éis VN" (S是在VN之後,表達已然完成)影響愛爾蘭英文: "S be after VN"。
- 語彙差異。註:用語輸入、「支語」爭議。
7.4語言地圖
語音特色、方言分佈、語彙分佈。
新豐鄉閩客方言雜居狀況
語言地理學。
7.5語言接觸
優勢語言通常也是當地的 lingua franca(通用語):多語言區域裏,爲了溝通,而用政治、經濟等力量決定,或因為長期相處從經驗發展而成。
語言接觸結果的三個步驟
- 語言轉借
- 皮欽語:具有兩種語言的特色。
- 克里奧語:時間若長,皮欽語轉換成後代母語。
- 兼語母語化,弱勢語言消失。
7.6社會性方言
拉博夫 (Labov) 針對三種不同階級的紐約商店,研究 [r] 語音的有無與階級的變化。
勞工和中產階級使用的方言也不一樣。
- 社會性方言 (social dialact)
- 上流語言 (acrolectal):上層階級使用
- 基層語言 (basilectal):勞動階級使用
7.7語言與性別
- 標記理論:心理認爲不常見的纔要標示。
- 女作家、男保姆。
語言和歧視與偏見。
華語而言,女性:語調比較高、發音正式、比較正式用語、高語調和超高頻率表達情緒。
性別與用詞:日語和臺語都有這種現象。
女性用語比較「沒自信」,且比較有禮貌,常用不確定用語,自然使用語氣助詞。
7.8語域和稱辭
- 功能性方言 (register)
- 場合、對象、禮貌和態度。
- 稱詞 (address form)
- さん、さま、太太、小姐等等。
只要社會上有階層,稱詞就不會消失。
7.9禁忌語和委婉語
使用禁忌語的時候(比如說:性、死、尊貴者),常常委婉稱呼。
7.10語言和文化:薩沃假說
語言能否影響文化和思考方式?
註:皮拉罕人不會數學?顏色的稱呼會否影響看世界的色階區分?又會否影響對顏色物體的操作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