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所知道的愛爾蘭語/文法/繫詞

本頁是我所知道的愛爾蘭語系列的一部分。 目錄


愛爾蘭語的繫辭 (clause),雖然指「是」這意思,就像「我是台灣人」、「他是阿明」一樣,而且基本型是 is,這樣大家會想,很簡單對吧?那麼像英文。

但就像俗語「人只有兩劃,但做人很難」一樣,這個辭的句法 (syntax) 規則,其、實、很、難——我不想在這裏介紹傳統的句法規則的說明,怕會誘使人棄坑。但可以確定的,許多學習者往往不能夠流利的掌握,而傳統文法的介紹,則規則繁複。而「規則太多就等於沒有規則一樣」,如果規則太多,那也會造成學習者增加想放棄的決心,這點和毫無規則也差不多了。愛爾蘭語太多看起來規則繁複的東西了,實在沒必要再拿另一個規則繁複的東西來砸自己的腳。

之前我也參考以前的傳統教學方法,但覺得真的很難。可是我看到一篇近期的論文:Clausal Structure and the Modern Irish Copula (子句的結構和現在愛爾蘭語繫詞。Cathal Doherty, 1996)的後半,對於愛爾蘭語繫詞句法學的觀點,我有點豁然開朗。在此用這個這一個觀點,來和大家紹介愛爾蘭語繫詞的用法。

必知傳統教法下的概念

雖然說要打掉傳統的規則,但是有些傳統規則裏面的概念,還是會用到,故我們不應該完全打掉重練。這裏提到兩雙概念,將會介紹:

  1. 「定名詞」(Definite noun) vs「不定名詞」(Non-definite noun)
  2. 「屬於」(classify) vs 「等於」(identify)

定名詞 vs 不定名詞

就是限定這個名詞,不是別的名詞,而是獨一的東西。

比如說: an peann seo Séin(尚的這隻筆),就不是小花的筆、志明的筆;也不是尚的另外那隻筆;更不是某人的筆——而是「尚」這人在「這裡」這個處所的一枝筆。這是獨一無二的,嚴格指定是怎樣的筆,具有限定性,是「確定對象」,所以叫做「定名詞」。

反之 cathair(一座城市),沒有指定是台灣、中國還是愛爾蘭的哪一座特定城市,而是「不確定對象」;dhá bhád(兩艘船),它沒有限定是哪裡、是誰的船,所以臺中公園的兩條船、日月潭的任何兩艘船,都可以是這個片語的指涉對象,因為可以任意指,是不確定的,所以叫做「不定名詞」。

以下加了限定性的語彙的詞,都是定名詞 (New Irish Grammar, 2014, Christian Brothers, p.25-26):

  1. 冠詞
    eg. an bhean, an fear, etc.
  2. 代詞屬格+名詞(汝、我、其(等)的某某)
    eg. mo mhac, ár lá, etc.
  3. 專有名詞(僅限「所指的對象」,而非名詞的這串字母)
    這裡的「所指的對象」,就是當不是指這個名字的「一串字母」本身,而是指這串字母所稱的人事物。這概念比較難懂,但是假設要比喻的話,可以用標籤上的名字和標籤上面的商品為例。當標籤的名字指貼上去的商品時,商品本身就是定名詞了。但是「標籤」本體(名稱本體的這串子母)不是定名詞。用程式比喻的話,就是指標指的東西 (*ptr) 是定名詞,指標本體 (ptr) 是「不定名詞」。
    eg. Éire(指地區、國家時), Séan(指人時)
  4. gach(每一)等量化詞
    eg. gach lá
  5. 呼格+名詞
    因為被叫的人或物,在說話者心裡已經確定不是別的,就是之了,所以是定名詞。
    eg. a stór
  6. 名詞+基數(數字)
    因為是特定指某「特定」編號的東西,所以是限定名詞。
    eg. bus a trí
  7. 名詞+「定名詞」屬格(什麼的什麼)
    eg. pobal na tíre

其他的名詞都是不定名詞。

「是」的雙重意義:屬於 vs 等於

大家自我介紹的時候,會說(1)「我是台灣人」、(2)「我是本班班長」這種話吧。

就算(1)和(2)都有「是」這個動詞,但是他們之間又有什麼差異?其實「是」的這兩個意思是不同的。但要如何解釋這種不同?只能從邏輯學或是數學的角度思考。

第(1)句「我是台灣人」,假設用數學來寫,你會怎麼寫呢?

  1. 我 ∊臺灣人
  2. 我 = 臺灣人

答案是選項1。因為如果是2的話,代表臺灣人全體是你,你是臺灣人全體。但是萬一世上除了你以外就沒有別的臺灣人,那才可以說「我=臺灣人」成立。但和2022年1月的情況矛盾,所以這裏的「是」指的是屬於(∊)。

另外看(2)「我是本班班長」,應該要怎麼選呢?

  1. 我 ∊本班班長
  2. 我 = 本班班長

大家應該猜得出來,應該是選項2。因為本班班長只有一個,所以本班班長是你,你是本班班長(我們只考慮現在的時間點),你不屬於「本班班長」這個集合,所以這裏的「是」指等於(=)。

對於這兩種用法,文法的句型不一樣。這點讀者要注意!

在使用 "is" 這個繫詞之前,要好好想一想,「x是y」是「x屬於y」還是「x等於y」。

基本用法

這個辭的基本型現在式是 is,基本型過去式是 ba/b'。爲求簡化,我們先介紹基本型現在式。

屬於(元素x屬於集合y)

通用句型如下:

「Is 的屈折」+集合y+ 元素x

集合y:被屬於的屬性或群體,比如貓、引水人、學生……
元素x:人事物的個體或小群體。如:張三、我、他們、這本書……

這裏的 is 可以理解為「y 包含(被屬於)x」。

is 的屈折取決於「鄰接的 y」。就像其他動詞的句型「V x y」中,V的時態取決於鄰接的 x,所以「is的屈折取決於鄰接的 y」。

is(被屬於、包含)的句式說明如下:

is y x(x屬於y;y包含x)
is
(繫詞)
y
(集合)
x
(元素)
備註
is y只能是「不定名詞」

x只能是下列之一:

  1. 「代詞」(受詞型)
  2. 「不定名詞」,註:Lars Braesicke 的教學理論上採用,實際上x的名詞多數前接an,成為定名詞,用法等下會說。
  1. 這時 y 只能是「不定名詞」,其他詞不能帶入 y!因為那是「等於」的範疇。
  2. x 如果是定名詞的情況(比如「Eoin是老師」),之後會討論。

範例:

繫辭 y
(集合)
x
(元素)
翻譯
is Éireannach mé
is Éireannach
(代詞)
我是愛爾蘭人
(愛爾蘭人包含我)
*is iasc bradán(理論上方用,多數情況不用,改用 "is iasc é bradán",原因後述)
is éisc bradán
(不定名詞)
鮭魚是魚
(魚包含鮭魚)

但是等一下!假設要寫「這隻貓是動物」這樣的句型呢?「這隻貓」(an cat) 這裡是 x,但x不能是定名詞,該怎辦?因此我們就要用一個指代它的代名詞(他、她、他們)來當「傀儡」,放在 x 的位置。

根據愛爾蘭語的語法,有下列三個受詞型名詞可以當「傀儡代詞」:

  1. é:他,用於單數陽性名詞,以及人類和動物的男(雄)性。
  2. í:她,用於單數陰性名詞,以及人類和動物的女(雌)性。
  3. iad:他們,複數名詞

因 an cat 是陽性,所以這裡用 é(他),變成: *Is ainmhí é。但是 an cat 還是要說出來啊,不然誰知道「他」是誰。所以最後就放在 é 的後面:

繫辭 y
(集合)
x(元素傀儡代詞)+ x'(真元素) 翻譯
is ainmhí é an cat
is ainmhí é an cat
(é + 定名詞)
這隻貓是動物

又若 y 為形容詞或介詞片語,則常用 bí x y (eg. "Tá sé te.") 這個句式。但有些形容詞或介詞片語可以用 is 句型,因「可以將y當成集合」,而屬於此用法:

繫辭 y
(集合-
形容詞、介詞片語)
x
(元素)
翻譯
is fíor é
is fíor
(形容詞)
é 他是真的。
is as Baile Átha Cliath mé
is as Baile Átha Cliath
(介詞片語)
我來自都柏林。

另外兩個常見片語亦皆屬之:

  1. 「x屬於y」可以寫成 "is le x(強調型) y"(直譯:y 和 x 在一起),比如說 is liomsa é.
  2. 「x 喜歡 y」可以寫成 "is maith le x y"(直譯:y 和 x 在一起是好的),下文會更細敘述。

至於定名詞要不要加「傀儡代詞」?如果y是形容詞,彼得歐拉瑞的小說有:"is fíor é an seanfhocal"。又現代的 beo.ie 網站也有集合y是「介詞片語時」,要加傀儡代詞的用法,但是現代用法也不一定是準的(非母語使用者太多),但是目前初判找不到更早的語料,僅供參考。

可是對於「is le x y」和「is maith le x y」,「x前面就不加傀儡代詞」。eg.(focloir.ie 的EID條目,1959):

  1. is liomsa an leabhar sin.
    這本書屬於我。
  2. ní maith liom a cuid geáitseála.
    我不喜歡她的手勢。

因此可以歸納出下列式子。

用法1:x屬於y
(1)is + y + 代詞x
(2)is + y + 不定名詞x
(3)is + y + é/í/iad(傀儡代詞)+ 定名詞x
其中,y 是「不」定名詞、一些形容詞和一些介詞片語。

否定(x不屬於y)

這時候,只要把上述用法1的(1)~(3),改爲 ní 就行。eg. Ní buachaill mé.

但是 ní 後面的 y,有時候要「母音字首加 h」(h-prothesis)。

疑問(x不屬於y)

這時 is 改成 an(直問)或 nach(反詰):

  1. An buachaill tú?
  2. Nach buachaill tú?
簡答
  • 若 y 為代詞,則:
    1. 肯定:is + y,eg. is mé
    2. 否定:ní + y(字首加h),ní hé
  • 若 y 不是代詞:
    1. 肯定:is ea
      1. ea是代詞,指集合y。
      2. 合起來念成 sea。
    2. 否定:hí hea(字首加h)

附語1:x叫做y

當自我介紹的時候,常常要回答 "Cad is ainm duit?"(你名叫啥)這種用法。有些課本會教要回答(1) "名 + is ainm do + 人" 這種句型,所以可以將「我叫做Eoin」說成(2) "Eoin is ainm dom"。

但是總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。所以這裡做一個解釋:

原來的句型叫做(3)is ainm do 人 名字((人)的名字叫(名字)),只是名字提前,「is……do 人」變成修飾名字的直接關係子句,所以"Eoin is ainm dom"直譯應該是「是我名字的Eoin」。

這裡讀者或許好奇,為什麼(3)"is ainm do 人 名字"中,名字為什麼前面不用加傀儡代詞?

答案很簡單:名字若是指這「一串字母」,而不是所指涉的人事物,就像程式的指標本體一樣,並「不是定名詞」,當然可以用「x屬於y」這個句型。

芒斯特方言的「集合 y 提前」

芒斯特方言有時會將集合 y 拉到 is 前面,is 後面留下來的空缺用集合代詞 ea 替代,變成 y is ea x

Eg. "Múinteoir is ea í."(她是老師)(FGB, 1977)

等於(主語x等於斷語y)

等於的部分,就比較複雜了,但基本上還是有規則可循的。首先我們要記住:


基本句式:「is配合x的屈折」+x+y

  1. x:主語
  2. y:斷語,可為定名詞或是代名詞。

is配合x的屈折為何?基本原則:

  1. x 是代詞時,則is之屈折為is
  2. x是定名詞時:
    1. x若為單數陽性,則為sé
    2. x若為單數陰性,則為sí
    3. x若為複數,則為siad

屈折表如下:

主語
句式 範例 翻譯 否定型
繫詞屈折 主語 斷語
is mise[1] 定名詞或代名詞 Is mise Éire 我是愛爾蘭 Ní mise Éire
thusa[1] Is thusa Éire 你是愛爾蘭 Ní thusa Éire
他(她) é/í Is í Éire 她是愛爾蘭 Ní hí Éire
定名詞(分析式) sé/sí/siad[2] 定名詞 an tír Éire
an tír í
這國家是愛爾蘭
這國家是她
Ní hí an tír Éire
Ní hí an tír í
我們 is sinne(muidne)[1] Is sinne fianna Fáil 我們是愛爾蘭的戰士 Ní sinne fianna Fáil
你們 sibhse[1] Is sibhse fianna Fáil 你們是愛爾蘭的戰士 Ní sibhse fianna Fáil
他們 iad Is iad fianna Fáil 他們是愛爾蘭的戰士 Ní hiad fianna Fáil
  • 註:
    1. 其實寫成 mé, tú, sinn(muid), sibh 理論上也沒太大錯誤,但「我、我們、你、你們」當主詞時,通常還是寫成強調式。
    2. sé、sí、siad,正式書面語寫成is é、is sí、is siad。要如何選擇?取決於「主語」陰陽性及單複數,選法同之前說的傀儡主語。
    3. 有時候會把繫辭屈折省略,變成「主語+斷語」,比如:"Mise Éire", "Sinne fianna Fáil"。

分裂句 (cleft sentence)

高中英文有教過分裂句,強調一句話的重點。就像漢語「『書』我買了」、「『在桃園,』我們舉辦此次會議」一樣,把要說的片語和名詞(重點、主題)放在前面。

於是就有了 "It's on June 24 that we arrived at Seoul.", "It's me that fulfilled the task." 這種「分裂句」,可以歸納為:

(1) It's 主題 that 句子移除主題的部分

(句子的殘餘)的是(主題);主題+句子的殘餘。
主題:主(受)詞片語或介詞片語等

愛爾蘭語也有這樣的句型:

  1. 肯定:
    is 主題 a[1] 句子殘餘
    1: 直接肯定關係代詞,古語將 a 寫成 do,後面弱音化。
  2. 否定
    is 主題 nach/nár[1] 句子殘餘
    1: 否定關係代詞。一般用 nach,過去式用 nár,視用詞決定子音交替

主題可以是代詞:

原文 (do) Chuir mise i do threo í.
修改結果 Is mise a chuir i do threo í.
說明 繫詞 主題 關代 句子殘餘
分析部件 is mise a 軟音chuir i do threo[treo] í.
翻譯 繫辭 我-強調 關係代詞-肯定 置她於他的道路。
釋義 是我將她放在他的道路。
(改自 Séadna 第32章)

主題也可以是介詞片語:

原文 Beidh a muinín as a ainm ag na gintlithe[gintlí].
修改結果 Is as a ainm a bheidh a muinín ag na gintlithe.
說明 繫詞 主題 關代 句子殘餘
分析部件 is as a ainm a 軟音bheidh a muinín ag na gintlithe.
翻譯 繫辭 出自祂的名 關係代詞-肯定 他們的信任是在那些外邦人。
釋義 出自祂的名,外邦人有其信。
(改自彼得歐拉瑞譯馬太福音12:21)

疑問代詞與繫辭的關係:什麼喜歡什麼?

如同之前說的,「x 喜歡 y」的規則如下:

is maith le x y
註:y前面「不加」傀儡代詞

比如 "is maith liom an leabhar sin", "is maith liom thú"。

但是要表達「你喜歡什麼?」那也只能用愛爾蘭語常用的句式「疑問代詞+關係子句」。

但是大家應該知道,關係子句有「直接」和「間接」兩種,到底要怎麼用呢?

x喜歡誰?

首先我們先用程式語言那套語法(LISP 的括號語法)來寫上式「你喜歡什麼?」:

(is maith *(le thú) 什麼)

可發現,「什麼」和is都在第一層「相同層級」括號裡,而不是不同的括號層級(這點和 mé 不同)。因為「同一層級要用直接關句」,所以就用直接關係子句。

而 is 現在式的直接關係子句為「is + 原句的剩餘」,另外「什麼」是 cad,所以可以寫為:

cad + is maith *(le thú)

因此正確答案為:

cad is maith leat (< le thú)?

誰喜歡y?

至於「誰喜歡咖啡?」就比較複雜,但可以拆成 Lisp 括號分析式:

(is maith (le 誰) caife)

因為「誰」在第二層括號,is 在第一層,又「不同層級要用間接關句」,所以用間接關係子句「is + 原句的剩餘」:

ar/arb[1] + 句子剩餘(疑問詞替換成「他(們)」)
註1:一般情況用 ar,名詞一律用 ar,其他的母音前用 arb。

我們可以將 LISP 表達式改為:

句子剩餘 = (is maith *(le é) caife)

因為 *le é 寫成 leis,又疑問代詞「誰」是 cé,所以根據「疑問代詞+關係子句」,我們得到:

  • Cé ar maith leis caife?

可是「 Cé + ar 因為會合音成 cér」,所以最後變成:

Cér maith leis caife?

誰是誰?

這比較簡單,記下列二式就好。但君須記,當要表達「現在 ? = ?」(誰現在等於誰)的時候,「繫辭會消失」。

現在式

用法:

  • 疑問詞+代詞
例:
  1. Cé thusa?
  2. Cé hé sin?
  • 疑問詞+傀儡代詞+定名詞
例:
  1. Cad é an leabhar?
  2. Cé hí an bhean?

過去式

當我們要表達過去「X=?」的時候,我們可用(1)「疑問代詞+is的過去關係式+句子剩餘」。

假設要表達「這曾是誰」?的時候,可以寫成下式:

(b'[1] [é sin] Cé)

註1:is 的過去式,常於母音前時用。餘用 ba

而 b' 在關係式變成 ab, 所以用(1)自然可以想成:

*Cé ab' é sin?

但是 Cé(誰) + ab' 變 cérbh,所以結果是:

Cérbh é sin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