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形式邏輯筆記/第五章」修訂間的差異

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
增加 660 位元組 、 2022年6月13日 (一) 22:20
無編輯摘要
行 30: 行 30:
* 如 A 是 B -> C,對於一些命題字母 B, C,則若 v(B) = 1 且 v(c) = 0 則 v(A) = 0,否則v(A) = 1
* 如 A 是 B -> C,對於一些命題字母 B, C,則若 v(B) = 1 且 v(c) = 0 則 v(A) = 0,否則v(A) = 1
* 如 A 是 B <-> C,對於一些命題字母 B, C,則若 v(B) = v(c) 則 v(A) = 1,否則v(A) = 0
* 如 A 是 B <-> C,對於一些命題字母 B, C,則若 v(B) = v(c) 則 v(A) = 1,否則v(A) = 0
===(語義)蘊涵===
A蘊涵(entail)B寫成,<math>A_1, A_2, ... \models B</math>,指<math>A_i</math>為真的情況下,B不可能為假(即也為真)。
*<math>\models C</math>:C是恆真句
*⊨ ¬C:C是矛盾句
*若兩者都不是,則爲部分為真句。
*「<math>P_1, P_2, ...,\therefore C</math>是於命題邏輯valid的」↔<math>P_1, P_2, ..., \models C</math>
*命題邏輯中A, B邏輯等同↔(A⊨B & B⊨A)
*邏輯一致性的定義:
:「<math>{A_1, A_2, ...}</math>的集合是命題邏輯裏一致的」↔有至少一個真值賦值,讓所有命題為真。
:(若是都沒有,那麼邏輯上是不一致的)


[[category:邏輯學]]
[[category:邏輯學]]

導覽選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