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所知道的愛爾蘭語-The Irish of West Muskerry, Co. Cork筆記
跳至導覽
跳至搜尋
The Irish of West Muskerry, Co. Cork: A Phonetic Study (Brian Ó Cúiv, 1968)是描寫科克郡West Muskerry的蒙斯特(Munster)方言的語音學書籍,Teach Yourself Irish 1961版提到這本書,可以作為進階輔助瞭解蒙斯特愛爾蘭語的發音。我是在2023年7月從愛爾蘭的原書出版社下單網購的。
以下每項開頭的數字是原文的條目,省略開頭的§。
序言
現代愛爾蘭語拼寫的方法是以近古愛爾蘭語為基礎。
第一章 Introductory
- 1-2 :使用DJ音標(類似KK音標)以及描述英格蘭南部口音的方式來標記。
- 3:發音的三大部分:
- teeth-ridge / alveolar ridge(牙槽脊/齒齦)
- hard palate(硬顎)
- soft palate(軟顎)
- 舌頭有:
- blade 舌葉 (包含 tip 舌尖)
- front 舌前
- back 舌後
- 4-5:母音的分類(八大元音):[i e ɛ a u o ɔ ɑ](不太圓唇,應為[ɑ̜])
- 10-12 八大元音
- 13:圓唇如[u],不圓唇如[i],中立[ɑ]
- 15:DJ音標表示的舌位圖
總之講一些基本的發音和記音原則。
第二章記音原則
- 註:維基詞典的記音方法的硬音化[ˠ] (X-SAMPA: [_G])在這本書以及本文不記。
- 41
- 長母音:iː eː aː ɑː oː uː
- 短母音:i e a ɑ o u ə
- 42:雙母音:iə ia uə əi ai au ou
- 44.子音記法
- 45. f v 實際上是ɸ β
- 46. l̥ 表l的清音,用hl 標記,n̥ r̥ 用hn, hr表記。
- 47. '表示整組輔音顎音化ʲ,但是:r+{d' , t', n', hn' , hl'}; s{b', p', m', f' }, x{d', t'}的r, s, x,不顎音化。
- 48:rʃ tʃ 的r, t不送氣。
- 49: h 沒有寬窄之別,但作者說:窄母音(a(ː) e(ː) i(ː))旁可視為顎音化[hʲ],在寬母音(ɑ(ː) o(ː) u(ː))可視為軟顎化[hˠ]
母音如下:
標音記號 | 近似IPA |
---|---|
i: | iː |
i | ɪ |
e: | eː |
e | e̞ |
o: | oː |
o | ɔ |
a | a |
aː | aː |
ɑː | ɑ̟ː |
ɑ | a̟ |
ə | ə |
第三章母音
記載單母音的發音的特徵
第四章雙母音
- [iə]用於ia,[ia]用於éa [85, 88條]
- fiadháin, liagháin, tríáil => [ia] [89條]
- [əi]: [94, 95條]
- aghaidh, Eibhilín, *Veidhlín (< Eng. "violin"), cladhaire, etc.
- [ai] [97條]
- caill, cainnt, 等。
- [au] [99條]
- abha, alltacht, amhlaidh, treabhadh, etc.
- [ou] [101條]
- ogha, labhair, domhain, gabhal, etc.
- 年輕人有[au], [ou]合併的趨勢[102條]
第五章子音
- [ʒ] 在róis 存在[141條]
- [z]在rós等存在 [143條]
- [h] 現在該方言仍有寬窄音區別[149條,另見49條]
- [n̥ʲ], [n̥]寫成hn'和hn。(無聲化的[nʲ]以及[n]) [157, 158條]
- [l̥ʲ], [l̥]寫成hl'和hl。(無聲化的[lʲ]以及[l]) [165, 166條]
- [rʲ]的實際音值:[169, 170條]
- 在唇音和硬顎音以及[h]後方、母音間或母音後,唸成[ʒʲ](原書沒有提到這個發音嘶音,姑且這樣記吧)
- 在其他軟齶化子音後,唸成[ɾʲ]。
- [r]的實際音值:[171-173條]
- 字首唸成[ʒ]
- [ɾ]:在母音後或母音間,在其他軟顎子音旁,軟顎化的Dental、Alveolar和Palato-alveolar(Postalveolar)音後面。
- [r̥ʲ], [r̥]寫成hr'和hr。(無聲化的[lʲ]以及[l]) [175, 176條]
第六章 Gildes
gildes有四種[ʷ], [ə](非正式IPA), [ʲ], [i](非正式IPA)。在母音與子音之間存在。提到哪些母音和子音的組合會有其對應的glide。[177-183條]
歷史語言對比
記音說明
採用英文維基百科的IPA的風格,以X-SAMPA來記音。但是有些說明和特例如下:
- 非重音的[i],不用維基百科的[ə](X-SAMPA: /@/),仍照原書標記。
- 原著的[r],有兩個音位變體:[ʒˠ](字首) [ɾˠ](許多其他情況)(§171-173); [r']則為[ʒʲ](大部分情況) [ɾʲ](接在其他的顎化子音後面)(§168-170)。為求避免和IPA[r]混淆,各改用[ɾˠ]、[ɾʲ]標記。
- 使用部分正則表示法(regular expression),表示拼寫的模式(pattern),如:
- a?表示a可有可無
- (a|b)表示a或b擇一
- x -> y:x唸成y
- x -> 硬y1, 軟 y2:x的硬音是y1,軟音是y2。
- x in a, b, c…:表示在a, b, c…詞內唸成x
- <x>表原作第x條規則
X-SAMPA表示法,和所用音標IPA之不同處列如下:
X-SAMPA | IPA | Note |
---|---|---|
B | β | 原書記為v |
p\ | ɸ | 原書記為f |
G | ɣ | |
4 | ɾ | |
’ | ʲ | palatalized |
@ | ə | schwa |
A | ɑ | 區別/a/時用 |
: | ː | long vowel |
” | ˈ | primary stress |
- 主項下的細項是主項的例外(但書),細項下的細細項是細項的例外,依此類推。
內容
- 276:拼字法基於近古愛爾蘭語(個人註:接近正式法改革前,19世紀末的的現代愛爾蘭語拼字法),本部分描寫近古愛爾蘭語到科克方言的變化。
- 277:順序
- 母音
- 子音
- 包含metathesis(音位轉換)
- 使用舊正字法,部分簡化。
- 不重要(比如說過去正字法不規則,現在已規則化,或是和拼寫規則無直接關西的
母音
- ái? -> A: <280>
- a: in dearbh-bhratháir (ie. driotháir),部份人讀法
- ao -> e: <281>
- i in caora
- @i 在重音節之前,如: caorán, *draonán, maothán
- aoi -> i: <282>
- e in 一些 -aoi 結尾的單音節詞:aoi, caoi[1], sgaoi
- e in Gaoidheal (ie. Gael, Gaedheal) 及其衍生詞
- e in caoireach (gen. sing. of caora; = caorach), faoiseamh
- @i in caoicíos, 在重音節之前
- éa -> ia<283>
- e: 在唸成/4/的r後,如:réasún [ɾeːˈsuːn]
- e: in 借詞véarsa, léas, téarma
- e: in 借詞中的 -éa(d|l|n|r|s)
- A: 於 -éan, -éal的詞,現在寫成-eán, -eál
- a: 於 coimhéad (今 coimeád)
- éa 變成 eó 在gabh, faigh的部分時式
- i: in préachán
- i@ in féad
- o in réad
- éi? -> e: <284>
- -éan 寫成 -eán,所以字尾窄音化的-éin其實變成-eáin。但是-éal (=-eál) 的字尾窄音化是-íl
- @i in éirigh 與其衍生詞, péileacán
- e in éist (又讀 [ɛʃtʲ],除了規則讀法 [eːʃtʲ])
- o in léig
- i in déin
- ia 於後接 rr ,且這個rr是寬音時
- e(ó|o)i? -> o:(古正字法是eói? 現今是eoi?)
- ío? -> i:<285>
- iúi? ->u:<286>
- ói? -> o:<287>
- u: in nó<288>
- ua in mór 和其屈折形式
- o: in (f)urmhór ([fɔɾəvoːɾ],今formhór)
- úi? -> u:<289>
註腳
- ↑ 但是指哀傷時為 [ki:]
相關主題